兩者出品的時間…嗯…是有點遠了
i9+並非伴著想趁勝追擊意味的驕傲客
而是試圖從熟悉的相同點,套帶上些微新鮮味道
i9猶如三角錐的包裝方式,應用方法多元,挺令人耳目一新,很對青少年胃口
而i9+包裝則呼應環保,改採iAUDIO近期包裝策略,四平八穩,可惜少了些亮點
體積頗大的i9+包裝紙盒

(源自官網)
以手作為比例尺進行實品拍攝

上頭僅採單一橘色套印,呈現簡潔俐落的氛圍
在i9+巨大字樣旁,極謙虛地,以細小文字述說其內蘊不凡

盒背
先來一張全影

撇開密密麻麻i9+功能項不多說
最吸睛處:是讓外包裝延續生命,發揮第二次光與熱的教學圖示。

如圖示,乃作為文具盒使用。
實際運用當然不止這一法~
將上層挖開,整齊黏貼上玻璃紙後,成了簡易展示架
等我玩完重點再來DIY
整體外觀上,i9+大幅度地沿用了i9的經典設計風格

若單從尺寸(43×95×8.9mm)及重量(40g)來看,可謂全然相同。

(源自官網)
i9+螢幕維持相同尺寸(2吋),相同解析度(320×240像素)的LCD。

正面最下方仍然是內建的喇叭,此處略有變化的是,外型從一朵小花型變成一抹微笑。
i9:一朵小花

(源自官網)
i9+:一抹微笑

私以為一抹微笑搭配i9恬靜的氣質更為上乘。
但提到表現嘛~若要強求,不免有虧
在這樣纖薄的機身上,內建喇叭不可能多大,安靜環境下堪用
吵雜的環境中,一百萬個No No No,單純浪費電力而已!
螢幕下,一樣是靜電式觸控式面板(Capacitive Touch Pad)。
註:這區塊以觸碰操作,主要供點選處僅4角亮點圖標,相當細小。

 :回到上一層
:回到上一層 :(主選單)往下或左移動,(各功能下)上一步or倒帶
:(主選單)往下或左移動,(各功能下)上一步or倒帶 :(主選單)往上或右移動,(各功能下)下一步or前進
:(主選單)往上或右移動,(各功能下)下一步or前進 :短按-執行選取的功能表或檔案,長按-顯示各功能的功能表對話框
:短按-執行選取的功能表或檔案,長按-顯示各功能的功能表對話框 :快速捲動,例如:控制圖片放大縮小
:快速捲動,例如:控制圖片放大縮小操控介面一樣是斜向滑動觸摸介面(SwingTouch)。

(源自官網)
在多媒播放器領域內算是極有特色的,把硬梆梆的機械味去了不少。
雖然頭一次接觸此操作系統較不容易上手,但熟悉後,反而可能回不去了!
兩者搭配起來,就是「單手使用也超順」的關鍵

(源自官網)
一樣可撥放MP3、WMA、OGG、FLAC、APE、WAV格式音源。
但跟i9最大的不同之處,i9+終於擁有了JetEffect 5.0這把神兵利器
當然BBE+音效、48種音效(指44個預設音效+4個五段式自訂音效),以及Stereo Enhance和Reverb(9種模式)效果通通都有支援
輸出功率(30mW+30mW)、頻響範圍(20Hz~20,000Hz)和信噪比(95dB)仍然一樣,花點錢配上好耳機,耳朵會告訴你何處不同以往~
最大輸出左右有30mW,最明顯的提升就是接上車用卡帶轉換器時,音量和表現立刻升級

一樣可觀看AVI、WMV、ASF格式的影片檔(細部規格係採用Xvid SP/ASP、WMV7/8/9編碼、最高320×240解析度、30fps者),也能支援SMI字幕檔和TV輸出。
一樣支援jpg圖片閱覽、TXT閱覽、FM廣播、語音錄製的功能。
續航力的話,官方宣稱可撥放長達29小時的音樂,或可撥放長達7小時的影片。
註:完整充電一回合,至少需要1小時40分的時間。
i9+ 面面觀
頂部

強化塑料嵌合做得很細緻,近拍一點粗糙毛躁都沒有
背面

除2個螺絲上蓋和吊飾孔外,只有簡單的印刷。
左側:音量增減鍵、MIC孔

音量鍵可以進入「設定」─「系統」─「Hold狀態控制」裡面操作,改成在Hold狀態下可選擇檔案喔。
右側:開關機鍵(往電源圖示,長按-開關機、短按-螢幕開或關;往鎖定圖示,固定-鎖定、短按-暫停)、功能M鍵(點選進入主選單)

底部:耳機孔、USB連接埠和吊飾孔
連防塵蓋都搭配機身起伏的設計仍沿用,筆者相當讚賞。

同場加映,現在隨機贈送的
原廠水晶殼


名稱取得很美,可惜材質只是普通塑膠

接合處的卡榫,貌似脆弱相當,不知禁不禁得起摔?

畢竟是依據機身按鍵配置沖孔的,可以留得很精準。
而且塑膠的厚度剛好可以隔開一些衝擊、外力強刮
嗯……絕世美人穿上了華服,最大的缺點……就是少了肌膚接觸的美感 (喂!!)
量身訂做的螢幕保護貼

包含保護貼一張、擦拭布一張以及MOOAS品牌硬標籤一張

各位一定都沒看出來前面的照片,通通是已經貼好保貼了吧!?
貼保貼步驟,如下:

先用擦拭布將i9+臉擦乾淨
i9+說:人家現在素顏,正要洗臉,不要拍啦~

這面撕開後,向下貼上螢幕。
因為是量身訂做的,切記邊緣必須完全切齊貼,成品才會美喔~

最後把上面的這一塊撕起來,完工了。
貼的過程中,一撕開就感覺到靜電很強,超容易將小髒污吸附上來。
千萬不要用手直接接觸膠面! (一摸就會留下指紋,全毀~)
用弱黏性的膠紙,將小髒污黏出,才不破壞膠面,也才能完全服貼於機身。
以本人使用過的多種螢幕保護貼來說,這塊並不是高檔貨
透光度還不錯,但會沾附手紋,硬度也不足以防刮……
再來是配件包



某線上音樂網站的宣傳卡,安裝了COWON Media Center JetAudio 後會詢問要不要連結到網站
很可惜台灣不在該網站服務範圍,只能純欣賞

快速索引手冊,基本上沒多大用途 XDDD
真正有用處的是操作手冊,已經預載在i9+機裡了
將i9+連上電腦就可以在Manual資料夾內找,是PDF檔,很多語言版本可挑喔
iAUDIO原廠耳機

耳機上頭標示L、R以分辨左右邊

囧,這個設計只有對不使用耳棉的人有區別實益吧?
特殊規格的USB線


臨時要充電、要傳輸都得帶著,不是很方便。
不知道有沒有出把特殊規格轉成標準USB接頭的轉接套? 哈哈
i9+之主功能表
長相跟i9同,簡潔風格,橘色和淺灰的配色本人相當喜歡。

中間是i9+功能排排站,左下到右上依序是:音樂、影片、圖片、文字檔、FM收音機、錄音、Flash及設定。圖示算好懂,不難猜出用途。
跟i9一樣內建兩款主題,切換的方式也是長按機身右側“M” 鍵
另一款「時鐘」主功能表

嫌一張白底好無聊嗎?
將圖片設定為背景後就變成……噹噹

進到圖片以外的任一功能下,回到媒體庫,會見到下圖

每個項目意思大致上是這樣

至於,在任一功能下要怎麼回到主功能表?
只要出動M鍵就萬事OK啦~
音樂播放
播放音樂的界面

可顯示CD封面(須先進行編輯),下方可顯示歌名、專輯名稱、歌手和進度條等ID3標籤內容。
i9+的AB段設定,比較特別,是用三點最中間的那顆點點來操作的 ^__^
播放中輕按
 ,會變成矩陣瀏覽器模式,所見及所得,用專輯封面來加快選歌。
,會變成矩陣瀏覽器模式,所見及所得,用專輯封面來加快選歌。
專輯照片可以用jetAudio插入,但我還是慣用TAG&Rename來添加
偶而會有專輯照片插入成功,但是顯示不出來的狀況…
畢竟跟我可以用中文溝通的軟體,跟只會說英文和韓文的一比,本土味的還是比較有親和力啦

從後頭的圖片符號那邊點選,插入照片後儲存即可。
為讓專輯清晰可見方便選取,下次記得挑選歌手大頭照
再來,避免因過大的照片被壓縮後出現馬賽克磚,如下圖(由張惠妹所演示)

建議先做一次尺寸調整,接近320-x240就行,請再回頭看一下王若琳的完美演示XDDD。
結束了嘛!? 怎麼可能~你真以為i9+功能這麼陽春啊
播放鍵長按,就會開啟功能表對話框

可設定
 EQ音效、
EQ音效、 我的最愛、
我的最愛、 播放模式、
播放模式、 播放速度、
播放速度、 書籤及
書籤及 ID3檔顯示型態
ID3檔顯示型態 之用意何在?  有請林志炫演示
之用意何在?  有請林志炫演示選了2行的ID3 TAG會長這模樣

選了1行的則是這樣

多了JetEffect 5.0,光是EQ就很有得好試驗了
包括BBE、BBE Viva、BBE Mach3bass等35種預設值外,還有4組自定義音效
阿捏溝吹摩自已喜愛的音色,嘛魔化兜惹


.jpg)
.jpg)
白牌機號稱音效很多種,但是聽起來根本一模一樣
i9+音效雖然種類多,但真的都是有其特色,並不是拿來衝音效數的。
i9+支援ID3標籤和動態歌詞顯示,但請記得先進設定開啟本功能先 >_<
做好歌詞後,你會發現…可以練唱,不用等著上KTV了~
請Bruno Mars演示

是有沒有這麼貼心啊!
話說iAudio LDB Manager能找到的中文歌詞還真的不多,請多加油,好嗎? (小胖老師上身)
而重頭戲來囉……
音質,是一台多媒體撥放器最重要的環節
i9+的發聲維持著爽朗清亮的風格,樂音空間配置及定位良好。
開啟了BBE音效後,雖然還不及我希冀的超重低音,但聲線紮實的下沉感,好實在。
在一貫的清朗中搭配恰到好處的下沉,高低起伏間的落差最是動人。
試聽火星人布魯諾Bruno Mars的It will rain

Bruno Mars的煙嗓子是最適合唱POP STYLE的那種菸嗓子,不會過嗆但仍有渲染效果。
而進化過的i9+將將好匹配這嗓音,調過BEE後,人聲中低音部呈現出下沉感、鼓聲存在感更是大幅上揚、鼓點清晰,讓整首歌憂鬱的程度往上高攀了個坎。
若不調整音效,也僅是少了一點戲劇性,並不影響整曲的韻味。
最令人愛不釋手的,是Bruno特殊的壓喉音和部些句尾的處理,i9+都能抓住精隨並忠實呈現(通常白牌機會含糊地飄過),正是一枚好機應該表現出來的高度 : D
很多發燒友都會挑這首
蔡琴的渡口,特地挑選了flac來測試

無損的果然好!!!
才一下歌,立刻就被那當頭棒喝的鼓聲嚇到了,貫穿全場的鼓聲每一下都敲進心窩裡,那種穿透腦神經的下沉感,請別客氣多敲我幾下。
更別提因flac的無損,蔡琴的聲音聽起來確實比mp3豐滿且細膩許多,吉他撥弦的後韻十足……
種種難以形容的些微差異正是i9+細膩之所在。
這樣的好歌值得一直單曲REPEAT!
COWON很久以前曾在人聲表現上為人詬病過好長一陣子,現在的i9+完全感覺不到曾有此困擾,但真的都是下足功夫才得獲今日榮光。
最後來首新歌吧
鄧福如(阿福)的Me & U

其實,選這曲,是超級想試試i9+對付這種甜死人不償命的情歌,能處理到什麼境界? 甚麼是i9+的極限? 絕對不是惡搞喔。
特地先把EQ調回Normal,再一一切到其他EQ,除了選到Vocal時爆掉以外,聽起來都各有特色,雖然有些EQ讓整首歌矯情的很,但品質都在水準線上,恐怖喔。
圖片瀏覽
畫面清晰,色彩艷麗,從i9就一直保留的優良表現同樣在i9+上呈現。
很跛腳的只能看JPG,但是看到好照片才是重點,已經很足夠了

其實,選這曲,是超級想試試i9+對付這種甜死人不償命的情歌,能處理到什麼境界? 甚麼是i9+的極限? 絕對不是惡搞喔。
特地先把EQ調回Normal,再一一切到其他EQ,除了選到Vocal時爆掉以外,聽起來都各有特色,雖然有些EQ讓整首歌矯情的很,但品質都在水準線上,恐怖喔。
圖片瀏覽
畫面清晰,色彩艷麗,從i9就一直保留的優良表現同樣在i9+上呈現。
很跛腳的只能看JPG,但是看到好照片才是重點,已經很足夠了


細緻度不容易拍出來,很可惜。
藍色拍起來不如原照片飽和、而右邊的森林很幸運地拍出一張與原圖相當的sample,色彩的豔麗可見一般。
長按“←(返回)”能進行縮圖預覽

來懷念一下超級老片「飄」
原圖900x600,鮮豔的劇照,拍起來對比很強烈,讚喔

接下來,是懶得先縮圖的悲劇
原圖1600x1200,得到崩壞的金鋼狼一隻

原圖1650x1030,得到全身彷佛剛從雪地跳出來的吸血鬼家族

原圖1920x1600,得到整個掉漆的美國隊長

以上慘烈的演示,是想嚴正的告訴大家:螢幕很小,縮個圖不算太麻煩,請避免悲劇一再發生。
圖片也支援縮放功能,一樣由正中央點點來操作,最高是3倍大小。
可藉由三點點來移動圖片,觀察細部。
前面有特別提到,圖片的功能下,回到媒體庫時會出現比較特別的形式

猜不透這樣設計的用意何在,但依資料夾分類好的圖檔確實比較容易找到
輕按播放鍵,可設定

以將照片直、橫式旋轉,也可以開啟幻燈片播放。
 投影片顯示
投影片顯示 將當前圖片設定為時鐘主題的桌面背景,讓你擁有個人化的i9+。
將當前圖片設定為時鐘主題的桌面背景,讓你擁有個人化的i9+。什麼? 你說為什麼換桌布的功能只能用在時鐘主題,請你去問COWON吧~
影片播放
拍攝實際播放畫面
片段:少年Pi的奇幻漂流

眼睛看到的顏色和線條都很細膩呢
片段:我的名字是可汗

這片是特意放大到全螢幕的狀況,所以畫質明顯劣化。
鮮豔的色澤、細緻的影像,我用相機拍不出來的
每秒30幀的速率讓眼睛看起來流暢、沒有過多殘影,不會看到發昏。
但還是只能支援播放AVI/WMV/Xvid/ASF三種視頻格式
不支援更流行的MP4真的很可惜,想來轉檔的工作會相當頻繁。
還好COWON Media Center有將視頻轉成自家產品最適規格的功能,軟體不用花時間找。
時間只要花在轉檔就好~
倒帶、快轉會出現進度條,斜斜的表示方式挺有特色的

標記AB段的方式,也是使用觸碰板正中間的點點喔
視頻播放中,長按“返回鍵”
 可設置
可設置 書簽、
書簽、 快速檢閱片段、
快速檢閱片段、 快進進度區間選項、
快進進度區間選項、 畫面尺寸、
畫面尺寸、 播放速度,及
播放速度,及 影像輸出等。
影像輸出等。 :會讓i9+先快轉一次全片,做出類似DVD的章節
:會讓i9+先快轉一次全片,做出類似DVD的章節每一段都可以動態預覽,在小小台的MP4上實現跳躍觀賞的心願喔

 提供多種縮放模式,我是建議有些片子還是不要用全螢幕看,劣化很明顯。
提供多種縮放模式,我是建議有些片子還是不要用全螢幕看,劣化很明顯。 TV OUT還需要專用線材才可以達成,不小心點選進入,只要M鍵跳出就好~
TV OUT還需要專用線材才可以達成,不小心點選進入,只要M鍵跳出就好~文字檔瀏覽
好吧,我承認看的書是有點怪怪

進入盜墓筆記
最小字體大概是這等大小

最大字體是這樣,其實應該可以在大一級字
猜想是為了平衡字體大小和可顯示內容多寡,所以只設計了3個等級

嫌白底黑字看了會累,一樣可以換底色
 這個是藍色底配白字
這個是藍色底配白字 這個是黃色底配黑字
這個是黃色底配黑字長篇大論的阿特拉斯聳聳肩,剛好測試出Unicode Big endian大檔無法顯示的窘態

同一頁面,編碼為Unicode、ANSI的都是正常的

長按“返回鍵”調出設置菜單,可設置書簽、背景顏色
 、跳頁
、跳頁 、自動捲動速度
、自動捲動速度 ,及字體大小
,及字體大小 (共3等級)等人性化設計。
(共3等級)等人性化設計。 而在
而在 清單模式下,可以用
清單模式下,可以用 刪檔。
刪檔。錄音:

應該可說是i9+上最奇怪的配置,返回鍵竟然是錄音的開啟結束鍵~


錄製下來的wma檔案會放在Recording資料夾下Mic內。
i9+內置的Mic太過敏感,底躁很明顯,近端收音是完全沒有問題,但若是課堂使用,翻書、手與桌面摩擦等聲音恐怕收得比老師講話還清楚。
這個部份很可惜的,並沒有提升。
FM:
必須使用天線當耳機,不然會找不到電台喔

收訊、鎖頻合格,尋找電台速度很快,尤其在收訊狀況好時聆聽效果極佳,歸功於高訊噪比帶來的好處。
輕按
 ,可以在預設電台和自由頻率間切換。
,可以在預設電台和自由頻率間切換。短按“返回鍵”就可加入預設電台清單,下圖為還沒加之前的空白清單。

支援直錄FM
一點進
 就會直接開始錄製。
就會直接開始錄製。錄音檔是放在 Recordings資料夾下FM Radio內。
Flash:
i9+可以支援的Flash遊戲,好難找。
下載了2個通通都不能玩
真是可惜了「射蘋果」這個紓壓又可以練準度的好遊戲呢

貪食蛇則是完全無作用,還好沒搞到當機!!!
只能繼續開發可以玩的FlASH遊戲了~
設定
除了主要功能外,還想要些支微末節的調整、能讓效能提升的少用功能?
阿嚕悠~
但請移駕到「設定」裡,說不定立刻滿足你的需求喔。

「設定」子功能表,由上至下依序是:
JetEffect 5.0版本
顯示器

時間

時間設定畫面

鬧鐘設定畫面

音樂

影像

錄製

系統


結語:
i9+跟i9,外觀和功能上差異性極小,單看這兩項
會立刻下結論,認為i9+只是追求「經典復刻」而缺乏新意者,應該不在少數~
實質上,i9+可是紮紮實實擁有JetEffect 5.0的提升
扛著招牌BEE音效,讓i9+在純淨音色的堅持外,低音面的改良也確實看出其堅持。
已經有i10了,為什麼還要有i9+?
去問問買Air喬丹的復刻版球鞋的人就知道了~
因為好,所以懷念,更值得再次擁有
-----轉載自Mobile01-----


